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17的文章

《航向成功企業的55種商業模式》短評

圖片
他的架構和我們現在的分析幾乎一樣,但是他在「既有企業失敗」方面,把失敗歸咎於三個:無法跳脫產業思維、思考商業模式很難、欠缺工具。 這有點把商業模式創新放在管理層上,我自己還是比較認同Christensen的說法,是因為既有客戶和成本結構綁架了公司,而不是商業模式綁架了公司 不過本書的價值大概不是在這塊,而是在整理了許多商業模式供我們參考,但如果要在深入研究商業模式變化,Christensen架構是比較合適的 最後,他所謂的55種商業模式只是介紹公司賺錢的方式,我覺得不夠insights

APPL一些看法

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蘋果急於在軟體和內容上有進展,蘋果至今被手機業務綁架了 而且主要營收來源是賣手機硬體的一次性收入,而非軟體的持續性收入 前幾年看高盛出報告認為應該以軟體業來評估蘋果,大幅調升PE,事後看來,蘋果本身也沒脫離對硬體業務的依賴,所以PE自然沒上來 Reference 1.苹果能否靠服务挽回颓势? http://www.ftchinese.com/story/001069902?full=y 2.苹果为何会与微信“擦枪走火” http://www.ftchinese.com/story/001072293?full=y

SSD產業簡單分析

圖片
1、從下圖可知,從成本結構上來看,SSD的利潤率較HDD(傳統硬碟)低,降低了既有廠商進入的意願 2、SSD滿足的客戶可能是:對於體積、速度有需求的客戶(如手機、平板、穿戴裝置等) 3、在價格及容量上逐漸滿足主流市場需求=>破壞關鍵 => 一旦「容量」的需求過度滿足,既有市場就會逐步被SSD破壞,也使得HDD既有廠商走向失敗

談共享單車兼談UBER

共享單車的失敗 當提供的服務是別人可以輕易複製的時後,面對的競爭可能拖垮整家公司,在討論平台經濟學的時後,必須要考慮公司有沒有辦法所定顧客。 Link:  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/FvRktP-inqGYwDRZIDoCtA

自學與自教

自學與自教 雖然同意文中所說的,模仿是快速進步的方法,但我還是相信try and error有其效果 因為Try and error其實學到更多,只是現在沒有用到罷了 反之,如果直接模仿別人,很可能失去了這些學習的機會 很喜歡Steve jobs說的“connect the dots” 人生沒有無用的經歷,以前無意中學的東西,再未來某個時點可能有重大的用處,這樣的事情在我的人生中一再的發生 Reference http://smalltalk.xdite.net/posts/773510-self-learn-and-self-teach

Some Interesting Articles

最近看到覺得有趣的連結,分享給大家 1、 成為有觀點的強者!不是靠工作,而是好好生活 Link:https://www.managertoday.com.tw/articles/view/38862 摘錄:很喜歡裡面的一句話:堆砌你人生的不是在工作中做了什麼,而是在工作之外,你從生活中累積了什麼。 人生的價值不在工作時你所做的豐功偉業,而是下班後生活經驗的累積。 2、 如何讀得又深又快? Link:https://www.managertoday.com.tw/books/view/54018 摘錄:教你如何解構書籍,更快的抓到重點 3、 基金教父雷・達里奧的投資心法 Link:https://www.stockfeel.com.tw/%E5%9F%BA%E9%87%91%E6%95%99%E7%88%B6%E9%9B%B7%E3%83%BB%E9%81%94%E9%87%8C%E5%A5%A7%E7%9A%84%E6%8A%95%E8%B3%87%E5%BF%83%E6%B3%95/ 摘錄:我覺得重點不是在他如何投資,而是他給了"完成人生規劃"一個完整的計畫框架,成功不是來自一時的努力,而是長期的累積。 4、 “中游崛起”的逻辑——经济周期和行业景气轮动 Link:http://wallstreetcn.com/node/289639?utm_source=feedburner&utm_medium=email&utm_campaign=Feed%3A+wallstreetcn+%28%E5%8D%8E%E5%B0%94%E8%A1%97%E8%A7%81%E9%97%BB%29 摘錄:景氣輪動的邏輯,講得很細節 5、 我們為什麼要問問題?Michael "Vsauce" Stevens Link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kb5GSt3B81Y 摘錄:一直很喜歡他的影片,我也很喜歡量子力學、黑洞、平行世界裡面有趣的理論。這部影片的重點在「問問題」,有時後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,可能被後有許多「問題」被我們忽略了,因為這些事是這麼的習以為常。問問題的本身,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我們喜歡的議題,儘管有些問題看起來很蠢,但被後也蘊藏著一些道理是我們所不知

CVS.US,美國PBM及藥局領導廠商

圖片
Summary: 1).CVS的優勢為其利用藥局與PBM交互引流,掌握整個銷售通路的中游及下游,鎖定保險公司客戶,且其ExtraCare loyalty program亦對一般病患具有鎖定效果。

HBR Article 心得:企業走向SaaS,投資人的反應如何?

圖片
相關文章(可以免費註冊,註冊後即可看全文) 企業走向SaaS,投資人的反應如何? Comment: 企業在轉型時,難免面臨盈餘修正,所以在分析企業時,必須以商業模式作為分析考量,不然很容易忽略甚至誤以為這樣的公司陷入困難。

亞馬遜(AMZN) 簡要分析

圖片
前些日子小小研究的報告,由於我的報告都是使用PPT製作的,改成網誌的效果不佳(看前幾篇分析就知道了),所以還是改用Slideshare分享吧。

我讀:《The Innovator’s Dilemma》破壞性創新系列文之二

《創新的兩難》一書重點摘要: 1、書中在一開始先定義了企業進行創新的兩種模式:維持性創新與破壞性創新(突破性創新)    維持性創新 是指企業在既有性能提升軌道(如1960-1995年的硬碟產業追求容量與紀錄密度的提升)上所做出的創新,舉個比較貼近生活的例子:自從2007年IPhone帶起智慧型手機浪潮至今,手機的速度、蓄電力有大幅的提升,這正是企業投入的 維持性創新。    破壞性創新 是指新進者利用現有技術架構下 創造出 新的功能較差的產品 ,這樣的產品儘管效能較現有產品差,主流客戶不會想採用,但卻恰恰可以滿足另一群少數人的需求(往往是低階市場或是商未被開發的市場)。

我讀:《The Innovator’s Dilemma》破壞性創新系列文之一

圖片
最近拿到一筆閒錢(替代役少少的尾牙獎金..)正煩惱要怎麼花。 索性來惡補之前在研究所上過的課程-破壞性創新,把Christensen比較重要的著作都買下來。很感謝中央大學企管系的炫碩老師,這堂課影響我對企業經營的看法。

O'reilly update 1/23 亞馬遜宣布加大投資汽車零部件產業

圖片
1/23 Amazon宣布加大對Auto parts產業的投資 Auto parts產業既有廠商股價跟著下跌,不過我覺得電動車的威脅還是比較大 seeking alpha馬上有人出文說 過度反應 ,我也同意此一看法 對於Amazon的進入,以下看法供參: 我覺得競爭會加劇 但要說破壞這個產業難度很高,畢竟這產業還是有點吃服務的成分 Amazon贏的關鍵是:快速擴張(規模經濟)、馬上請一堆有經驗的維修人員 或是乾脆和自動駕駛廠商合作(UBER、特斯拉),一起破壞這個市場 後者是比較合適的作法,和自動駕駛市場一起成長面臨的競爭相對較少(若和UBER等公司簽約等於直接壟斷或寡占市場)

O‘Reilly auto part (US) 汽車零部件領導廠商

圖片
投資摘要 1、汽車部件零售產業為成熟產業,然而隨著車齡及里程數上升,整體產業以低個位數緩慢成長。 2、整體產業逐漸成為寡佔市場,規模經濟為此產業最大的護城河。 3、隨著產業集中化趨勢, O‘Reilly的毛利率也隨之提高。 4、 Concern : 待市場逐漸由大廠把持,競爭可能會越來越激烈,影響整個產業的獲利。 5、 O‘Reilly Forward PE區間已經反映公司基本面,從DCF模型可推測出投資人要求報酬率約8%,市場已經Price in 公司基本面。

How to do a good projection

最近看到有人再問要如何做好一家公司的財務預測。 這讓我不禁回頭檢是我手上的分析,到底這些預期是怎麼出來的。 公司的財務狀況本身並不是一個可以輕易猜測到的東西,常常因為公司政策改變,舉個例來說,一家賣蘋果機的廠商,他可以把員工的薪資認列為營業費用(薪資費用),但他也可以認列在營業成本(直接人工),這樣的動作雖然不會影響獲利,但卻會影響毛利率,如果是一般散戶(尤其是按照幾年前坊間書裡教的),可能就會很激動認為公司營運像上,獲利上升了。當然還有很多可以調整,折舊費用認列方式,應收帳款授信條件,有沒有透過下游壓貨衝營收等,任何事情都會影響公司的財務狀況。

2016年投資績效

圖片
回頭檢驗過去的績效,從2014年年底開始投資,到現在也是斷斷續續地在參與股市,不過也學到很多。從結果來說的話,目前累計的報酬率和大盤是差不多的(從2014年10月起算),等於是做了白工,相信隨著經驗的累積,績效應該還可以更好,短期目標還是至少和大盤一樣,希望2017年可以有超越大盤的績效。 之前由於實習的關係,加上用基本面研究股票曠日廢時(很多個股研究完結論是Not buy..),實際上有進出操作都是在接近年底(2014、2015、2016都是..),基本上操作策略都是Buy and hold,除非有基本面轉變或是到達自己預估的目標價,否則不太會更動持股,持股也採重壓(佔部位10%以上)的方式進行。